初一文言文古诗词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必考古诗文言文有哪些
2023-05-01 10:13:12 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初一文言文古诗词有哪些 七年级上册必考古诗文言文有哪些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必考古诗文言文有哪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下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古诗文60篇: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 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6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 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 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 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 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 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 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 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 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 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19 *炭翁(*炭翁) 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 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 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 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 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 游34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3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 瑾4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42 曹刿论战 《左传》43 鱼我所欲也 孟 子4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45 富贵不能淫 孟 子46 天时不如地利 孟 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48 出师表 诸葛亮49 桃花源记 陶 潜50 三 峡 郦道元51 杂说(四) 韩 愈52 陋室铭 刘禹锡53 小石潭记 柳宗元54 岳阳楼记 范仲淹55 醉翁亭记 欧阳修56 爱莲说 周敦颐57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58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 濂59 湖心亭看雪 张 岱60 河中石兽 纪 昀

初一语文所有的文言文和诗词

一、七年级全册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唐代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 【秋词其一】 (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2. 【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13.【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1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1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16.【晚春】(韩愈・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7.【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8.【望岳】(杜甫 唐代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登飞来峰】(王安石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0.【游山西村】(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1.【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22.【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23.【贾生】(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25.【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七年级全册文言文原文、译文、课下注释1.《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课下注释:1.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3.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4.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5.文义:文章的义理5.6.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7.骤:急 8.何所似:像什么9.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10.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因,趁、乘13.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14.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课下注释.1.陈太丘,即陈��,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4.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5.乃,才.6.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的长子.7.尊君在否: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去,离开、委,舍弃.9.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10.引:拉.牵拉11.顾:回头看.《论语》十二章――《论语译注》1、文学常识 “论语”的“论”是“论纂(zuǎn) ”的意思, “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 思, “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 。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yùn) ,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说,同 “悦”,愉 快; 4. 愠,生气,恼怒;译文:孔子说: “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1. 吾:人称代词,我2.日,每天;3.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5.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6.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7.信,诚信;8.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1.有: 同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 惑:迷惑,疑惑。 4.天命:上天的意志。古人认为天时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5.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6.从心所欲:顺从意愿7.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 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 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 殆,疑惑。译文:孔子说: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1.箪:音 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堪:能忍受译文: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 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1.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2.者:代词,“……的人”3.好:喜爱,爱好。4. 乐 lè:以……为快乐。译文: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 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注释: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 2.肱:肱,音 gōng,胳膊,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3.于:介词,对,对于4.如浮云:像浮云一样。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1.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 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 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释:1.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舍: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七年级上语文必背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详细) - 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文背诵:《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论语十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一所有古诗词,文言文

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三、《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四、《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五、《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