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25日,“循道南山——杨成寅丙烯画作品展暨美学思想研讨会”在杭州古玩城三楼衡泰盛艺术中心举办。活动由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浙江省历史学会名人研究专委会主办。
杨成寅(1926—2016),河南南阳人。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的美术理论家、雕塑家、翻译家。杨成寅先生一生甘于寂寞,孜孜以求,著作丰厚,学术广涉,成就非凡,曾获国务院颁发的在文化艺术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并获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金质奖章和证书、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
杨成寅先生谙熟中外美术史,是一位贯通中西的美学家,从事了长达数十年的美学翻译工作,引进和介绍国外优秀文艺作品和美学理论,译文逾百篇,译著数十册,如《艺术概论》《美术概论》《美的分析》,自著《艺术美学》《新艺术概论教程》等。晚年经过深研探索,杨成寅先生在中华美学思想建设上结成硕果,形成其完整的“太极哲学”的理论体系,写出了《太极美学》等多本著作;另一方面,他着力中国美术史研究、石涛等个案研究的深耕,撰《石涛画学本义》《黄宾虹画学解析》等,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美院教授卢炘、李以泰、毛建波及在杭艺术家郑竹三、范达明、王文杰、潘嘉来、周飞强、彭德等二十几位老中青学者,对杨成寅先生的美学思想、艺术风格和哲学理论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高度评价了杨成寅先生杰出的学术贡献。杨成寅先生家属代表杨秋林女士在发言中回忆了父亲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生命不息的艺术追求,其家乡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专门致函活动主办方,对杨成寅先生的学术价值和对家乡的关爱之情给予赞赏。
杨成寅先生以学术为支撑,理论为前瞻,多方面的开展艺术实践,创作丰盛,硕果累累,风格独具。在“循道南山——杨成寅丙烯画作品展”中,一幅幅由杨成寅先生晚年创作的丙烯画,融合中西,意态万千,浑厚苍茫,独树一帜,成功的进行了大胆探索,给人以美的享受。
“循道南山——杨成寅丙烯画作品展”将展至7月3日。
杨成寅丙烯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