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持续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所愁所盼,打好纠纷化解、纾困解难、法治宣传三套“组合拳”,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派出走访人员1646人,走访群众9391户,收集问题线索或意见建议742条,办结717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纠纷化解,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太白镇48名群众嘴角扬起微笑。走访人员在太白镇高坪村走访中排查发现赵某在该镇实施方竹林补植补造工程,拖欠群众务工费12万余元,一直未兑付,涉及群众多次催款无果。经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向镇党委、政府进行反馈。该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双方当事人“说事”,镇村干部讲纠纷缘由,调委会“评理”,司法人员“讲法”,按照法为上、理为先、和为贵的原则,经多次调解后,该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绥阳县以大走访活动开展为契机,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地毯式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台账,运用多元化解方式,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纾困解难,助力乡村发展
“叔叔,‘旱改水’是将原来的旱地变成农田,将田坎变成硬化路,不仅能提高粮食的产量,还能提高出行便利。”宽阔镇工作人员耐心地向群众解释道。在实施“旱改水”工作前期,群众对该项工作认识理解不够,加之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参与实施“旱改水”工程积极性不高。宽阔镇采取“大走访+”的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将大走访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挨家挨户宣讲政策,逐户逐人开展动员,镇村干部深入田间与群众一起育苗插秧。目前,该镇“旱改水”工作顺利实施,已完成350余亩。
绥阳县因地制宜,探索“大走访+”工作模式,将大走访与业务工作双结合双推进,既拉近干群关系,又助推乡村发展。近日,诗乡绥阳的大地上又添漂亮的“绿装”。
法治宣传,助力乡村平安发展
“建房子是我们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在外打工多年就是为了在老家修建新房,只想多修几平方,就违规了吗?”坪乐镇村民陈某某不解地说道。大走访人员在坪乐镇大垭村走访时,发现陈某某对自家违建十分不解,业务人员多次上门处理均遭拒绝。走访人员及时联系镇调解员、司法人员等到现场进行普法宣传,从政策规定讲到身边案例,从干群关系讲到邻里关系......经过耐心细致的普法宣讲,陈某某最终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
在走访中,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用群众语言,用身边典型案例,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推进法治绥阳建设。
据了解,该县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印制诉讼服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禁毒等各类宣传资料,通过大走访进行入户宣传,增强群众法治观念。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
通讯员 宋静
编辑 谢国欢
二审 黄霞
三审 唐正平